媽媽手

 

媽媽手是一種常見的手腕疼痛疾病,尤其是經常抱小孩或提重物的媽媽容易罹患。這種情況是由於拇指與手腕的肌腱因為重複使用或過度負荷,導致肌腱周圍的腱鞘發炎或腫脹,從而引起疼痛。

 


 

媽媽手的成因

 

1. 重複性動作:抱小孩時,經常需要用拇指和手腕支撐孩子,這些重複的動作會對拇指下方的肌腱和腱鞘造成壓力。
 
2. 提重物:提奶瓶、推嬰兒車或其他日常繁重的家務勞動,都會增加手腕負擔。
 

3. 手部姿勢不當: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,手腕過度彎曲或施力不當,也會加劇病情。

 


 

媽媽手的症狀

 

1. 拇指根部疼痛:主要疼痛集中在拇指與手腕交接處,疼痛可能向前臂延伸。
 
2. 活動時加劇疼痛:抓握、捏合或轉動手腕時疼痛加劇,特別是在抱小孩或提重物的過程中。
 
3. 腫脹與僵硬:手腕拇指一側可能會有輕微腫脹,並伴有僵硬感。
 

4. 握力下降:患者可能感到握力減弱,握持物品變得困難。

 


 

治療與改善方法

 

1. 休息:
減少手腕和拇指的活動,讓肌腱和腱鞘有時間恢復。如果可以的話,避免過度用力抱小孩或提重物,改變手部姿勢。
 
2. 冰敷:
每次冰敷10至15分鐘,有助於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。
 
3. 護腕:
使用護腕或拇指支架來穩定手腕,避免過度使用受傷部位,並減輕肌腱的壓力。
 
4. 消炎藥:
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s)如布洛芬或阿斯匹林可減輕發炎和疼痛。
 
5. 物理治療:
透過物理治療,進行針對手腕和拇指的伸展與強化運動,可以幫助減輕症狀並防止復發。
 
6. 類固醇注射:
若疼痛嚴重,醫師可能會建議局部注射類固醇來減輕發炎。
 
7. 低能量震波治療:

震波治療可以作為輔助療法,透過刺激組織,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,有效減輕疼痛並促進愈合。

 


 

預防方法

 

1. 正確姿勢:
抱小孩時,使用嬰兒背帶或枕頭來分擔手部的壓力,避免長時間單手抱持或用手腕過度施力。
 
2. 經常休息與伸展:
提重物或做家務時,注意手部休息,並定期進行手腕和拇指的伸展運動,減少肌腱的壓力。
 
3. 避免過度使用:
避免過度提重物或長時間維持單一動作,這有助於防止腱鞘炎的復發。
 
TOP